大发人工精准回血计划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人的故事>

“虽然舞台只有一块地毯, 但想一直唱下去”

2023-10-18 13:24

来源:合肥晚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大发人工精准回血计划             

原标题:“虽然舞台只有一块地毯,但想一直唱下去”(主题)

“王团长”和他的草根庐剧戏班在城市游走(副题)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书浒/文 吴翰林/摄

路灯下,看戏的观众渐渐散去,“王团长”收拾完道具,裹了裹衣服,启动了自己的电动三轮车。

这个秋夜中略显孤独的身影,3个小时前在合肥夜晚的路边,以空地上的一块地毯为舞台,连唱带演了两个多小时。乐声、庐腔、观众,构成一派热闹场景。

人们常将他称作“那个唱戏的”,没人知道他是谁,为什么而唱。

只有35岁的王成龙注册微信的时候,给自己取名“戏剧人生”,个性签名是“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或许就是他的答案。

“准90后”和他的草根庐剧戏班

穿过合肥市肥东县和平文化广场,沿着店埠河一直走,再转过一个十字路口,不用问路,顺着曲声和锣声,就能瞧见几个戏曲班子。

街道上,不少行人走路的明显速度加快了,朝广场走来。他们多半有着灰白的头发,有提着帆布袋的,有手上拿着马扎的。

“团长,演出要开始了!”

今天的主角,就是大家口中的“团长”王成龙。只见他眼睛噌地一下亮起,整了整领子,轻轻一揽衣袖,戏腔一响,马路边的“好戏”便开场了。

王成龙的脚下有一块地毯,事实上,这地毯就是他的舞台。

台上演着,台下的观众或站在马路牙子上与同伴讨论剧情,或坐在马扎上用双脚打着节拍,还有的则是悠闲地躺在靠椅上,闭目倾听。

王成龙看着四周逐渐聚集的观众,脸上漾起笑容,嗓音愈发嘹亮。

“好!唱得好!”

一个片段落幕,王成龙利落结束。台下掌声响起,还有一位老大爷站起来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合肥草根庐剧戏班的“团长”王成龙,生于1988年,只有35岁的他既是团长,也是唯一的一个“正式员工”。他给剧团取了个名字:“小王青年庐剧团”。

“接单”“唱戏”就是他的工作。至于为什么做这个?王成龙说,就是“喜欢”。

还在上学的时候,假期中只要有戏上演,王成龙就喜欢粘在长辈后面,充当“头号铁粉”。有时也忍不住跟着演员学上几句,等回到家后一个人还会扮上。

虽说现在算是“梦想照进现实”,但王成龙并非科班出身,没受过什么专业训练,20出头的年纪就踏入社会了。“从那时开始学唱戏,一算也唱了十几年了。”

“我就住在附近,经常来看他的戏,好‘排场’。”坐在台下的阿姨看到王成龙中场休息,特意送来了一瓶水。

王成龙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合肥各处唱,观众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只要听到剧团的锣响,就能聚到一起。这一旦坐下来了,那就是什么时候戏结束,他们才会回家。

“散装班底”因热爱而来

休息时,王成龙侧靠在一辆装着两个大塑料箱的红色电动三轮车上,而这也是他的“全部家当”。

“别看我设备简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王成龙得意地说:“剧团里的演员唱一出戏要准备一个多月,在我这只要10分钟,你点了我们就可以唱。”

不仅“张口就来”,连这剧团每场演出的“班底”都是王成龙每次临时组来的。

“哟,今天赵大姐也来了!真不容易!”

“今天让大家等了,路上坐公交要一个半小时。”正说着,一个拖着小推车,挎着大背包的演员匆匆赶到台侧。

她叫赵发枝,今年71岁。从十几岁开始,就站在台上唱样板戏,后来转到庐剧,这一唱就是40年。只要王成龙给她打电话,赵发枝就会拖着装有化妆品、头饰和鞋子的小推车前往演出现场。

“平常在家带孙子,白天送他去了学校,我就出来放松会儿。”赵大姐一边说着,一边从包里拿出了一双厚底戏鞋穿上。

赵发枝笑称,自己在王成龙这个年纪,也是剧团的“台柱子”。后来年纪大了,孩子们都成了家,就让她在家享享福。

“但是我闲不住,大半辈子都在台上,让我不唱,那可真难受。”那时赵发枝经人介绍,听说王成龙这里有个“剧团”,就赶紧和他联系,现在大部分的演出,都能见到赵发枝。

“只要有演出,我就过来。”距离家近一点的,赵发枝就走过去,像今天这样距离远的,她就提前坐公交车。“能唱一天我就唱,除非唱不动了。”

与赵发枝不同的是,坐在三轮车旁整理头饰,穿着牛仔裤的女演员范玉玲,已经阔别舞台多年。

3年前,范玉玲成了家,婚后有了孩子,“别说唱戏了,有时出门孩子就跟着闹。”但是看到身边的朋友还在演出,范玉玲偶然会怀念舞台。

正好这次王成龙喊她来帮忙,几天前就开始在家熟悉戏词,临上场前还在看戏曲视频。

“你们没事也可以常来玩,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爱看戏。”金有根正擦着自己的高音胡,今年68岁的他之前在剧团唱武生,后来去了一个兵工厂工作。现在退休后,常在几个剧团帮忙拉伴奏。但只要和他提到表演,眼睛里就都是“劲儿”。

一片喧闹声中,赵发枝和范玉玲缓缓走上舞台,她们今天要唱的是一段婆媳戏。

演员们唱得尽兴,台下观众们也看得开心。大爷大妈们时不时回头评论两句,还有的会从口袋里拿出10块20块钱,塞给台侧的王成龙。“觉得唱得不错,就赞助支持一下。”

城市奔波中唱好每一场戏

热爱归热爱,但要组一个戏班,收入是绕不开的话题。

“收入不稳定那是肯定的。”王成龙说,逢年过节,或者是谁家有红白喜事,需要剧团去唱戏,王成龙就会给演员们打电话。“逢年过节,或者生日、庙会的时候点戏,收入就不会太低。”

有时候“点戏”的订单甚至来自外地,多半是想听“乡音”的游子,他们偶尔也会“出差”唱戏。

王成龙说,点一场戏一般在几千块钱左右。有空的演员,王成龙就喊过来。“会提前将费用确定,如果嫌少了,也可以不来。”但是,王成龙也很“惜才”,遇到经验足的,唱功出众的,他会把自己的一份多添补给演员。

这样“点戏”的机会不是太多,王成龙和组员们平时就会找一些地方开唱。路人喜欢可以打赏,但只听不给钱,他们也没意见。

10月11日的晚上,王成龙组了个8人戏班在三里街地铁站边开唱,开开心心唱了一晚上,当晚的总收入只有200来块钱。“这也是正常。”

除了刮风下雨,或是极端天气,王成龙都会准时“开唱”。所以当天演出的演员,都是提前几天固定下来。“大家如果有事的话会提前在群里讲。”为了更好地完成演出,王成龙专门组建了一个微信群,方便及时联系调配演员。

“一般晚上七点的演出,我三点半就出门了。”开着电动小三轮将演出服、音响和道具提前运到表演现场,并负责搭建舞台。

表演的间隙,为了增加演出的热度,也为了当天的腰包可以鼓点,穿着戏服的王成龙会下场再将空余的塑料凳子摆放整齐,招呼站在路边的观众,“欢迎大家随时过来捧场呵!”

初衷是为了娱乐大众,但剧团的生活也要维系。“我们现在基本就靠这些打赏生活。”对于民间剧团来说,戏迷就是衣食父母。

所以王成龙每次选场地,人流量是首先要考虑的。如果没什么人的话就没什么收入,就要换一个地方继续唱。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这唱,想着多唱一会儿,要让大家知道我们来了!”

整场戏唱完,王成龙的声音已经微哑,但一提起舞台依旧难掩兴奋,“今天来的人挺多的,大家都很捧场,收入也很不错。大几百呢。”说着,就将所有演员召集起来,给大家分红。

现在,王成龙觉得最主要是跟观众在一起。“哪怕苦一点、穷一点都无所谓,吃得差一点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在舞台上,把自己的才艺展示给观众,他就觉得好开心。

暖黄色的路灯下,收拾家当的王成龙叠起那块红花地毯:“我们这舞台,就只有这块地毯这么大。但只要有观众喜欢,我就想一直唱下去。”

【责任编辑:孙晓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