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人工精准回血计划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本·拉登的信在美引关注,说明什么?

2023-11-23 09:12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基地”组织创始人本·拉登21年前的《致美国的一封信》突然在美国社交媒体被广泛转发,并受到年轻人赞赏和同情一事,在美国社会引发了巨大冲击。在最初的惊讶之后,不少美国媒体和网站陆续对这一现象的出现进行分析和反思。一些人惊呼 “年轻一代的道德指南针似乎完全崩溃了”,一些人尤其是政治人物将矛头对准了社交媒体,还有一些人则呼吁对美国学术界以及大学教育体系参与反美叙事进行调查和反思等等。笔者认为,本·拉登的信之所以当下在美国年轻人中受到关注,有着更深层的政治以及社会心理动因。

首先,美国国内社会层面的文化战争与政治层面的认同战争,已导致美国社会与政治关系的“断档”。Z世代的年轻人恰恰是在美国文化对撞和政治对抗最为激烈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天然具有对美国既有体制“造反”的倾向性。

美国文化之根是来自于白人清教传统与近代启蒙观念,还是来自于非裔美国人涌入美洲而体现出来的文化多元共生观念?这一对“美国人”具体内涵界定之争越来越尖锐,典型体现就是美国究竟是始建于1776年还是1619年的分歧,这一“美国灵魂寄托何处”的“拔河角力”,让本·拉登这封揭露美国社会黑暗面的信引发了共鸣。

在政治上,美国政治精英长期以来宣扬的“政治民主”和“国家为民”的理念,实则已被美国国内因政治恶斗而导致的“政治衰退”所削弱。更多美国民众逐渐理解到美国现有政治制度并非如其所宣扬的那样,旨在改善民众福祉,而是服务于政治精英自身及其代表的资本团体。民众对现有美国政治持有高度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既体现在选举中支持对政治建制派精英“造反”的极端政客,又体现在直截了当表达出对美国国家认同的蔑视。

政治与社会各自深陷困境,相互之间又几近“脱节”,很难使人对美国产生更高期待。这使得美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任何展示美国政治荒唐与谬误的声音更易于接受,本·拉登信中对于美国政治与价值体系以及美国对伊斯兰世界政策的描述又在某些方面贴合了他们自身的体验,这种感同身受容易使他们产生“同情”。

其次,美国在巴以冲突中选边站队的政策,已导致美公众对政府的愤懑,他们也尝试着在本·拉登的信中寻找美国对中东的政策到底错在哪里。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至今,加沙地带出现令人震惊的人道主义灾难,已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对美国政策的“差评”和反感不断汇集,甚至出现美国国务院相当数量官员公开不满美国现有对巴以冲突政策的现象。在这场冲突中,公众对美国相关政策受到狭隘利益群体绑架不满,更对其政治精英长期以来对伊斯兰世界存在的不便言明但却始终持有的“十字军东征”情结表示厌恶。

的确,在当前美国很多年轻人眼中,美国整体对中东的政策是彻底失败的。美国政府在巴以冲突中的表现,更是推动该群体尝试从过去敌人的分析中思考美国自身之错。一定程度上讲,年轻人中这种“换位思考”,恰恰是美国决策精英群体所缺乏的。

第三,宗教的重要性及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也是美国很多年轻人关注本·拉登信的重要因素。

尽管美国践行政教分离原则,但宗教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异常深刻。作为发达国家中宗教氛围最为浓厚的大国之一,美国政治精英有着浓厚的以宗教观看待自身和世界的传统。基督教对美国主流政治影响巨大,其信仰的“唯一性”或“排他性”,使其与持有同样信仰特征的伊斯兰教很难做到真正的融洽相处,这是美国自身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美国社会层面信仰的多元化和主流政治层面信仰的“唯一性”之间始终存在难以顺畅调和的现象。在美国人口结构演变中,相比“白人群体”“基督教群体”而言,“有色人种群体”“穆斯林人口”大致处于稳步增长进程中。长期看,宗教在美国国内政治中地位的变迁,大致也会沿着主导权争夺逐渐趋于激烈的路径走。巴以冲突拨动了美国国内宗教之争的敏感神经,越是年轻人,越是可能对此经历、感受深刻,当然也可能更具磨难性。

本·拉登信中充满着极端主义观念,当今文明社会对此是绝对难以容纳或接受的,必须予以抨击和抵制。但是,美国年轻人群体对其的关注,在另一个层面反映出美国社会的深层次问题,这种现象不应当仅仅只是让美国政治精英感到“震惊”,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反思。(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唐华】
返回顶部